群策群力 倡言大城市交通拥堵解决之道
青岛市副市长 徐振溪
首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要做好城市整体规划,否则是治标不治本。青岛的城市规划提出了“三城联动、全域统筹、轴带展开、组团发展、生态间隔”的发展战略,用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靠本土优势彰显特色。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相关部门要明确管理职能,否则就会出现九龙治水、效率低下的问题。
再其次,要提高国民素质,加强依法管理。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国外一些城市会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处以高额罚款,相比之下我国的违法成本较低,不足以产生威慑力。
最后,对于大城市来说还是要完善“大交通”体系,整合地铁、港口、公交、机场等多种交通资源,构建多元协调的交通体系。
乌鲁木齐市副市长 樊新和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一定要狠抓规划,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一个好的规划要历届领导坚持做下去才有可能产生好的结果,要树立规划的权威性。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可以有针对性地跟踪一些城市,加强沟通、交流和互动,了解这些城市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问题,然后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为下一步工作开拓可行之路。
另外,应尽快出台一些与发展息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比如停车泊位标准等,相关规定都是十几年前制定的,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实际情况。
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 韩金华
第一,应该更加注重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利用。一方面是地下停车交通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是纵向的立体规划,比如哪条管道放在什么层次等,需要一个整体规划。
第二,相关强制性的规划需要谨慎制订,比如马路的宽窄率问题,我们和国际上就有很大差异。实际上马路不是越宽越好,有可能是越宽越堵,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定量规划。
第三,在新城,应该大力提倡建立共同沟来解决拥堵和马路拉链问题。相关政策、规范、运行体制上也应该向这方面靠拢,加强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作。
另外,保障房的选址存在居民出行距离过远问题,也和交通拥堵有一定关系,所以政府在进行规划时应该做好相关研究工作。
重庆市九龙坡区副区长 周进
城市治理既要着眼于当前,还要有一个长远、综合的理念和思路。提三点建议:
第一,国家要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二,在城市管理方面,道路交通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对违规占道停车问题在执法上要给力。占道停车是占用城市公共资源,对拥堵区域占道停车,应该提高收费标准。
第三,在规划建设上要进一步细分功能。以商业建筑为例,餐饮娱乐等吸引的停车数量要远远大于一般商业建筑,停车位的配比标准应考虑这种差异性,建议按照餐位数量配置相应停车位,这些应该在规划审批时就考虑进去。
兰州市副市长 咸大明
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确保责任明晰,形成合力;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轨道交通建设、规范公交和出租行业管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立体交通,缓解道路通行压力;四是继续推动企业出城入园,鼓励引导部分企业迁入兰州新区,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五是规范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逐步解决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减少因路边停车造成的交通拥堵;六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通过智能交通和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建议在国家层面确定治理交通拥堵试点城市,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另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修订、完善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遵义市副市长 刘兴万
在我国,往往是政府往哪里走,老百姓就往哪里走,城市就发展到哪里。许多城市的老城区实际上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在和市民争夺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特别是道路交通、停车等方面。解决城区密度过大的问题,可以采取建新城、疏老城的战略,政府及有关机构和单位要搬出去,腾出更多空间、资源给老百姓,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 陈之常
当前最重要的是在规划层面做减法,特别是功能、人口和业态的疏解,未来3~5年,要把市场、高校、医院等大量向外疏解,同时禁止新增大的总部企业,包括大的行政事业单位。
在道路设施的精细化供给,包括在供给结构这方面,还有很大调整余地,要继续做加法。比如公交地铁供给的加密和城市慢行系统的完善。
乘法是指交通管理这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东城区最早提出了城市管理的网格化概念,但是具体落实到行动当中差距还是较大,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除法就是抑制交通需求,包括停车设施的规划、停车场的建设等。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面,因为政府的所有职权都来自于法律的授权,而恰恰就是在城市管理的集中处罚权方面,我们没有上位法的支撑,并且与许多部门都存在很大交叉的地方,造成管理很难的局面。
衡阳市副市长 罗东海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衡阳坚持一套房配一个车位,公共建筑
现在马路上是交警在管,人行道上的停车是城管在管,而且城管还面临一个执法权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体制上需要理顺。
宜昌市副市长 毛传强
宜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采取四项措施:
第一,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坚持远近结合、成环成网、全域统筹,构建全域交通体系,力求城市“精细路脉”全贯通。
第二,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开工建设快速路
第三,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全线贯通了
第四,创新城市交通管理。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双轮驱动,我们在旧城改造中采用两增两减的策略,即减少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增加旧城基础设施和开敞空间,完善智能交通系统,开展智慧停车城市建设,有力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