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科技官网>住建成果数据库>住建成果登记库>其它

村镇绿色住宅建设的激励与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0日 点击数: 字号:
研究起止日期:   成果水平: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项目负责人:  马辉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李姝静、王英、王建廷、张睿、曹琳剑等 成果验收日期:  2012-08-28
成果体现形式:   研究形式:  
知识产权形式:   应用情况:  
知识产权内容:  
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转让意向与范围:   推广形式:  
成果简介

  村镇地区受到技术、经济、地理等客观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主观意识水平、管理技术水平的制约,绿色住宅的发展较为滞后。项目通过村镇绿色住宅适宜技术优选及技术集成,降低了绿色住宅的技术、经济门槛;同时针对绿色住宅建造的关键环节进行激励,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包括以下四方面:
  (1)村镇绿色住宅关键技术成本效益分析。归纳总结出目前主流的绿色住宅建造技术与材料,研究适用于各项技术、材料的通用成本计算方法;通过调研获取因采用相关技术或材料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而计算各项技术、材料的成本经济效益与成本经济生态总效益。
  (2)村镇住宅“集体建设模式”下驱动因素与驱动路径研究。根据各利益相关主体的目标及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深入分析各主体的行为特征,归纳总结驱动其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行为产生的结果:然后根据住宅建设流程,分析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建立绿色住宅驱动因果关系模型;通过对实证调研数据的拟合,确定因果关系模型中的关键因素以及作用路径。
  (3)村镇绿色住宅开发建造激励机制研究。确定需要激励的相关主体(关键因素)及行为(使用特定的技术);以机制设计理论为基础,研究在存在资源约束以及被激励群体有限理性的条件下,政府实施的不同激励对被激励群体的行为演化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激励强、度与激励方案提供政策分析工具。
  (4)村镇绿色住宅监管机制研究。探讨政府构建涵盖农村住宅用地管理、设计审批、施工管理、住宅产权与运营管理在内的农村住宅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分别探讨制定各项政策下的监督成本与执行成本,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加大少数违规者的违规成本,设立政府与村镇居民的共同目标,减少监督成本。
  课题是以天津市农村地区为样本所做的研究,其中村镇绿色住宅适宜技术集成方案选择模型、村镇绿色住宅建造技术标准与激励政策等,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可以很好地推广到全国的村镇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