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金隅之夜——北京当代十大建筑颁奖晚会”在北京电视中心大剧院举行。市民关注的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在经过专家评选和近千万群众参与投票后,从50项候选建筑中脱颖而出,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北京南站等人们非常熟悉的10座建筑榜上有名。
与此同时,历时近3个月的“金隅杯——寻找我心目中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摄影大赛的各种奖项也都有了归属。群众有奖投票特设的特等奖北京现代“悦动”汽车和一等奖北京星海钢琴等奖项,也在公证员的监督下,“名花”有主。
北京成为“世界建筑博物馆”
主题为“宣传改革开放成就 彰显北京城市魅力”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建委作为支持单位;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主办;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首都建设报共同承办的一个大型活动,是继北京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评选之后的又一次北京建筑 “选美”活动。
据介绍,进入2000年,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大规模高速发展时期。众多全球知名建筑师云集北京,参与北京城市建设的设计和施工,伴随着各种建筑作品的拔地而起,北京城几乎成了一座“世界建筑博物馆”。
为了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彰显北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宣传北京筹办奥运7年来的建设业绩,宣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三大理念,强化北京城市建设的影响力,丰富北京城市文化的精神力量,树立北京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增加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特开展此项评选活动。
仅网上参与投票市民就达900多万人次
活动自
在短短的22天读者投票期间,共收到市民参与的平面媒体选票、手机短信选票、网上选票共计9711753张,仅网上参与投票的群众就高达900多万人次。这是1999年评选九十年代十大建筑时收回的63余万张选票的15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身边建筑、对城市面貌的关注度在提高,而这是对首都建设者们实实在在的鼓励。
十大建筑评选为北京建筑界传统“赛事”
据了解,北京十大建筑的评选是北京建筑界的一项传统“赛事”。 北京十大建筑评选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当时是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而兴建了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的十项大型建筑工程,成为当时古老北京城的新地标。后来也借用此名称,在80年代、90年代,选出不同时代在北京城市建设上标志性的新十大建筑。50年代、80年代、90年代,通过这三组十大建筑,透视了我们建国50周年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而已经产生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是从企业自荐和专家推荐的100多个建筑中产生,由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北京市规划学会等部门组成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专家委员会,经过为期一天的评议和投票,确定50项候选建筑后,又经过群众投票和专家投票后产生的。
候选建筑达到50个是本次活动的一大特点,以往最多也不过20个。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北京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符合评比条件的建筑太多,也为乐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北京的建设成就。
10万多平方米以上面积的占到6项
这次当选北京十大建筑的10个建筑,都是在2000年至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工程;而且是建筑规模在
据专家介绍,这次对参选的建筑的“体量”不仅有了明确的规定,而且都比前三次大了许多。仅10万多平方米以上的占到6项,最大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达到132万平方米,也是这次候选50项建筑最大的一项。这次,北京当代十大建筑全部都是2005年以后竣工的项目,其中2008年竣工的项目达到6项。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项目达到4项,都是有奥运元素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服务设施。
“十大建筑”摄影大赛收到作品463幅
在颁奖会上,历时近3个月时间的“ 金隅杯——寻找我心目中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摄影大赛的各种奖项也都有了归属。
据介绍,这是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系列活动之一,其目的就在于请老百姓在参与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的同时,请老百姓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自己身边的变化,感受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将自己美好的记忆留在镜头中。
大赛共收到来自社会摄影爱好者送来或寄来电子版的作品达到463幅,参赛人员达到79位。参赛的选手,不仅有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还有来自德国的摄影家和浙江的摄影爱好者。其中参赛者中年龄最大达到80岁,他们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北京的变化和发展。
此次参赛作品因不限于已入选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50项候选工程,因而拍摄的作品涉及北京市行政区域的大大小小公共文化建筑100多项,绝大部分是2000年以后建成的。其大部分都是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建成的最新的建筑。这当中“上镜”率最高的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等具有奥运元素的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另外,本次活动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在北海公园举办了露天开放式办展览。这是“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活动中又一项以图片为载体,调动群众参与的宣传北京建设成就的展示活动。它不仅将老百姓心目中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的进行展示,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展览自
新闻链接:
50年代的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华侨大夏、钓鱼台国宾馆。
80年代的十大建筑:北京图书馆新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2号航站楼)、北京国际饭店、大观园、长城饭店、中国剧院、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地铁东四十条站。
90年代的十大建筑:中央电视塔、奥林匹克中心及亚运村、北京新世界中心、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首都图书馆新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办公楼、恒基中心、新东安市场、国际金融大厦。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获奖建筑名单
一、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二、国家体育场(鸟巢)
三、国家大剧院
四、北京南站
五、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六、首都博物馆新馆
七、北京电视中心
八、国家图书馆(二期)
九、北京新保利大厦
十、国家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