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课题来源与背景
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城信评价系统为住房和建设局科学技术项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持续迅猛发展,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逐年加大,建设局作为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主要完成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一次性业主"的房屋建筑工程,公益性工程等众多市政工程的建设策划、实时监管,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如何有效的对工程进度、质量、监理、施工安全、环境等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管,如何根据企业平时的行为,对其进行差异化管理。对表现不好的企业进行重点管控,对表现较好的企业实行绿色通道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一个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符合客观规律、有实际理论支撑、操作简单的计算机诚信评价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系统》依靠严密的理论支撑,来实现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通过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模型的分类权重,以取代人为确定的不科学的权重;通过灰(色)系统(Grey System)理论来确定评价档次分值区间,以取代分值取值的随意性;通过木桶理论(短板定理)来实现加大对不良行为的处罚力度,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前进搜索与遍历搜索相结合的方式在得到模型结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计算量,提高模型的实用价值;通过爱泼斯-普利(Epps Pulley)检验、显著性检验(T检验)来验证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通过正态分布理论,使企业评价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来验证模型的可用性并据此划分企业等级,以此实现对企业的差异化监管;
建立评价模型、现场执法、评价与应用、地理信息应用、基础数据库、系统管理等功能。
实现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完成外网信息发布功能、实现与现有系统的数据交换等功能。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子系统:共6个
模块:共109个
代码量:.net开发代码共14万行
页面响应时间:小于3秒
检验计算一次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小于180分钟;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评价分类、权重、评价档次及分值、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管理,建立完整的评价模型。
(2)通过直观的GIS地图,对工程项目在地图上进行位置标注,通过该入口直观的关联到工程的基本信息、现场视频信息、工程相关企业的诚信评价信息等。通过提供的查询、统计功能对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3)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随时随地实现对施工现场进行督查;并提供现场视频的抓照、录像、云台控制等功能。另外,除提供电脑端的视频监控功能外,系统还提供手机端的视频监控功能,可以利用手机实时查看施工现场的视频。
(4)系统依靠严密的理论支撑,来实现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5)通过对大量已知实际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实际数据统计曲线形状与理论曲线拟合情况,分析获得评价模型恰当动态参数,实现对全行业施工企业合理评价。
(6)通过数据交换和导入,把企业的获奖、纳税、业绩、质量、安全、招投标行为等数据。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项目技术的成熟程度比较高,主要因为:
采用了业界公认的,也是比较流行的系统软件。WINDOWS 2003 SERVER以及ORACLE9i、IIS6都是十分成熟的产品,也是用户最广泛的产品。
系统采用了.NET框架作为开发平台,这种开发平台是业内公认的非常先进和稳定的。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系统》自8月份上线以来,受到了政府部门、行业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截止目前,已经对前2年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一次阶段评价。
作为国内首个建设行业以地理信息应用、视频实时监管、现场执法实时数据采集为技术手段,同时结合阶段评价(正态曲线)加实时评价等管理办法力一体的诚信评价系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诚信评价结果已经应用到行业各个方面(企业招投标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对从业队伍的差异化监管),影响极其深远。
该产品目前已经基本满足深圳地区的需求,为了在全国进行推广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如果在全国推广,系统除了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外,还需要满足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规定。因此该产品需要进行地方化处理。
(2)管理模式的应用限制。各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从总体上看,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受各地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现已执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限制,系统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必须要适应当地建设行业的具体情况,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
(3)深圳建设行业比较大,涉及的企业众多,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系统功能完备,逻辑复杂。在推广中对于相对较小的城市或管理要求相对简单的城市,其功能要求需要相应简化,提高效率。
(4)职责功能权限的调整。一些地方的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的组织架构不同,以及职责也会有所差别,因此需要对相应的功能权限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