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研究具有两个重大背景,一是城乡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对城乡规划改革提出迫切要求,需要建立新型的、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统筹的理念和要求在各地城乡规划编制改革中得以广泛实践,圣待全面梳理总结,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素材。
课题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按照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从实践中提炼,并上升到理论探讨,再回应于实践发展。具体而言,研究以我国城乡规划改革实践为基础,以当前改革尚存在的问题分析为重点,以国外地区的相关发展经验为借鉴,探索构建了整合的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和方向。
研究为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体现为观点、思路、方法、经验等。研究总结了我国城乡规划改革实践和国外相关规划实践进的经验或做法,整理和研究了各地己颁布或制定中的城乡规划条例,研究剖析了我国城乡规划改革与城乡统筹国家战略适应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的、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
技术特点:
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从城乡统筹的视角研究探讨如何推动城乡规划改革,研究思路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研究提出的新型的、适应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体系和工作机制,包括全域城乡规划体系、不同层级规划行政运行权的空间范围和责任空间、编制行动计划性质的村庄规划、不同层级城乡规划对其它规划的整合方法等,系统全面,针对问题,前瞻性强,具有借鉴意义和可操作性。从体制、机制、政策、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各地丰富的规划创新实践的分析和对改革深入推进面临的问题及根源剖析,研究思路新颖。其他国家地方案例研究紧扣研究主题,针对性强,分析深入,总结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研究提出"整合"的城乡规划改革方法,以及促进城乡规划自身整合,以及城乡规划同其他规划整合的对策路径,让城乡规划成为空间规划的主导的观点,研究提出建立层级分明、覆盖城乡、统揽各业的空间规划体系以及事权对应的规划实施机制,以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城乡规划改革目标,具有较高的创新价值。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城乡规划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研究提供的观点、思想、举措有待实践检验及不断总结提升。
课题可应用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和发展政策制定。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研究课题己经整理发表两篇论文:《城乡统筹理念下的我国城乡规划编体系改革探索》,发表于《规划师》2012年第三期。《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中国城乡规划编制改革-探索、实践与启示》,收录于2011年南京规划年会。形成《重庆市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讨论稿)》。以该研究为指导,开展了《重庆市巫溪县羊桥坝片区总体规划》。
受资料、精力以及认识水平的局限,研究只选取了几个典型省市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可能不全面,分析可能不准确。由于本研究的意图是明确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改革的思路和建立一个城乡规划改革的框架,因此对于具体的改革对策建议展开不够,有待新的研究逐个深入。城乡二元空间划分已明显不适应于当前中国城乡空间格局的变化,城乡规划改革要适应新的空间特征,识别城乡关系类型有助于划定城乡合作区域,并提供政策支持。研究在讨论部分提及城乡空间关系研究是统筹城乡规划的基础工作。但未展开,只能留待新的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