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以苏州市为主要研究区,利用遥感手段,分析城市地表温度,探讨城市地表温度与不同建筑物的关系。为城市热环境改善,为城市节能减排以及城市热岛效应改善提出建议。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苏州市还开展较少。研究对苏州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今后城市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如何将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到苏州,建设美丽苏州,本研究是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项目使用陆地卫星影像,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反演苏州市的亮温。并在GIS软件中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发现在苏州主建成区,高温区分别对应工厂、大型超市、办公楼及垃圾填埋场;较高温区面积最广,建筑类型主要是密集的住宅区;中温区对应建筑与植被混杂区;较低遇和低温区对应植被、河流以及湖泊区。高温和较高温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中温至低温区则生态环境较好。研究分别提出针对不同温度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利用亮温图像还可与城市绿地、水体、道路等因子组合成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揭示生态环境现状。
创新处体现在对苏州主建成区范围的提取和形态特征分析;利用遥感与GIS对城市生态环境定量评价;将热环境研究与市民日常生活环境联系,研究成果可直接服务于广大苏州市民;将热环境信息与城市建设规划、与节能减排结合。
效益体现在亮温图像揭示城市中耗能散热大户,相比电能耗调查法更加方便、直观,在城市耗能监测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可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使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更加精确合理,使市民健康生活更加安全;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为城市规划和管理者提供了新技术、新思路,也可为市民的健康生活提供必要信息。
研究成果如何被城市管理和规划部门利用,如何将评价研究结果传递给市民,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