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房子真能逃离雾霾吗?

文章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6日 点击数:

  编者按:泡泡建筑为我们造了一个世外桃源,成功逃离雾霾,然而成本过高却让它成为少数人的奢侈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引风治霾”更现实,由此引发的对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考量雾霾因素的思考更具深刻意义。
  雾霾散去时,每一个人都应思考:除了逃离,我们还应做什么?

  虽然这段时间杭州的空气质量还算不错,基本都在“良”徘徊,但是并不意味着雾霾就从此离我们而去了。每到雾霾天,健康的室外活动就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有没有这样一个东西,可以罩住我们的活动空间,隔绝雾霾,让市民拥有一个健康的活动空间?
  最近,英国某家建筑公司的设计团队根据温室的灵感设计了一个名叫“巨型泡泡”的建筑,这个建筑是一个巨大的、透明的“泡沫”,能覆盖一片绿地、公园或运动场。室内装有洁净空气系统,保持内部空气清新,甚至可以全年调控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雾霾天气,拥有这样一个“会呼吸的”室内活动室可以让老人、孩子、呼吸道疾病患者,以及有室外活动需求的市民,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日子也能有场地进行室外活动,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那么这一项大胆的设计是否真的可行?是否可以成为我们逃离雾霾袭击的一种方法?
  “会呼吸”的透明房子
  “就像一个种植了各种绿色植物的巨大温室。”这家英国建筑公司的设计团队告诉记者,如今亚洲很多城市都正在遭受雾霾的侵袭,他们要做的就是为市民们提供这样一个“与世隔绝”“会呼吸的”大型绿色温室。
  设计团队表示,“巨型泡泡”内部种植了各种绿色植物,其本身就具有一种天然的净化空气的功能。再加上“巨型泡泡”是封闭的建筑,因此外部受污染的空气很难进入内部影响空气质量。当然,市民们也不用担心密闭建筑内部空气不流通。因为,设计团队还在建筑的地下室设置了能净化空气的系统。通过压力起到空气循环作用,对外部进来的空气也会进行过滤,保证内部的清新空气不受外部污染。
  此外,设计团队表示,通过地热源交换系统(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 system)的作用,“巨型泡泡”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是可调控并保持恒温的。
  材料类似水立方外层
  这个“巨型泡泡”建筑如何实现?这家英国建筑公司的设计团队告诉记者,设计师采用了模拟树叶或蝴蝶翅膀的纹理制造出一种特殊材料,“就像水立方外层的材料,但比它更薄、更透明,阳光也能照射进来,人们在建筑内部会觉得与天空的阻隔更小。”
  设计团队还表示,“巨型泡泡”采用参数化建筑设计,这种建筑结构可寻找多个不同的支撑点,来实现无限延长、延伸。“温室大小可根据实际要求做大或做小,大的可达5000平米,甚至更大。”设计团队告诉记者,“巨型泡泡”可以覆盖城市运动场、学校的操场,医院或疗养院的花园,以及商场、办公楼或住宅的露天阳台。
  造价约每平方米4000元
  该英国公司的设计团队表示,“巨型泡泡”建筑的造价约每平方米4000元。“它的日常运行成本其实和普通建筑差不多。另外建筑表面材料可以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来支持系统运行,因此更节能、更环保。”
  “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老人、孩子和那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来说都是理想的活动环境。”设计团队建议,在温室周围可建造学校、医院、办公楼或住宅楼,并与其连通,这样清新的空气也可以进入这些建筑内部,形成循环。 
  专家点评
  成本太高无法大面积建造
  浙江大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张建英认为,这种人为隔离的方法在局部性、区域性的地方确实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人类想大规模地依靠这种隔离空气的方法生存是不可能的。“目前很多研究治理雾霾的科学实验就是利用这样隔离的方式。但正是由于室内被隔离,它的生态系统变得很简单,因此肯定是不稳定的。”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人为隔离污染空气的办法在技术上是可实现的。在一些空气污染严重的日子确实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室外活动场所,但是这种项目成本高,安装的设备和系统都很费钱。
  浙江陆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总监金磊认为,这个设计其实并不新鲜,目前国外有很多建筑都是用空气洁净系统和地热源交换系统来实现净化室内空气,保持室内恒温,但是大范围使用这些装置的成本很高。比如,5000平方米的场地需要安装150-200个地热源交换系统的装置,大概要花费9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