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
1.1 大多数产品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双向通风换气
--能量回收
--新风过滤
1.2 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 21087-2007)规定,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1)额定新风量: 
小型机:名义新风量不大于
中型机:名义新风量高于
大型机:名义新风量高于
(2)显热(焓)效率:
焓交换效率(ηh):在名义风量下,新风进、出口焓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焓差之比,单位%。
湿量交换效率(ηsl):在名义风量下,新风进、出口含湿量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含湿量差之比,单位%。
(3)机外余压
(4)装机功率
(5)噪音
2主要产品技术特点
2.1 转轮式热回收装置
    转轮式热回收装置是较传统的热回收装置,由于转轮材质的不同,可以实现全热或显热回收。
    转轮由电机驱动作旋转运动。转轮上半部通过新风,下半部通过室内排风。在寒冷的冬季,室内排风的温湿度均高于室外新风,排风通过转轮时,会使转轮的温度升高,水分含量增加,当转轮经过清洁段转至新风区时,向室外新风释放热量与水分,使新风升温、增湿。夏季正好相反,降低新风温湿度,增高排风温湿度。
    为减少转轮的风阻、提高换热效率,一般体积相对较大。且需要配套送风和排风风机。
2.2 板翅式热回收装置
    板翅式热回收装置也是一种较传统的、最常见的换热装置。由于工艺的原因,一般为错流式。由于采用的换热材料不同,可以实现去热全热或显热回收。
由于风阻较大,为减小风阻、提高换热效率,一般体积相对较大、配套的风机功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它属于静止型换热装置,结构相对简单、易维护。
2.3 通道轮式热回收装置
通道轮式热回收装置是近几年开发研制成功的热回收装置。由于它独特的设计,实现了逆流交换。通道轮式换热器一般采用金属薄板作为换热通道,新风和乏风通道相临且相互隔离,并由单电机拖动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当气流进入各自的换热通道时,气流无法在通道表面形成层流界面、气体分子增加与通道器壁的碰撞机会,大大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因而在相同风量情况下,换热器体积和内阻要小很多。
3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
为充分说明使用热回收装置的必要性,我们以北京地区冬季某建筑使用普换气扇、显热新风换气机和全热新风换气机时的通风能耗为例加以说明。
3.1 北京地区冬季室内外空气环境计算参数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室内计算(干球)温度:
3.2 显热/焓换热效率:65/55%(按国标要求值计算)
3.3 室内通风换气量按
       室外                                           室内
              A                                   B
3.4 使用各类设备时,状态点参数计算见表1~3。
| 表1 | ||||||
| 原始状态项目 | 符号 | 单位 | 普通换气扇 | |||
| 室外新风(A点) | 室内排风(B点) | 室内送风(C点) | 室外排风(D点) | |||
| 温度效率 | η | % | 0.0 | |||
| 焓效率 | η | % | 0.0 | |||
| 额定风量 | L | m3/h | 1000.0 | |||
| 干球温度 | tg | ℃ | -5.0 | 16.0 | -5.0 | 16.0 | 
| 相对湿度 | Φ | % | 45.0 | 50.0 | 45.0 | 50.0 | 
| 含湿量 | g | g/kg | 1.110 | 5.630 | 1.110 | 5.630 | 
| 焓 | H | kJ/kg | -2.285 | 30.401 | -2.285 | 30.401 | 
| 总热负荷损失(B-C) | Q | MJ/h | 39.22 | |||
| 表2 | ||||||
| 原始状态项目 | 符号 | 单位 | 显热新风换气机 | |||
| 室外新风(A点) | 室内排风(B点) | 室内送风(C点) | 室外排风(D点) | |||
| 温度效率 | η | % | 65.0 | |||
| 焓效率 | η | % | 0.0 | |||
| 额定风量 | L | m3/h | 1000.0 | |||
| 干球温度 | tg | ℃ | -5.0 | 16.0 | 8.7 | 2.4 | 
| 相对湿度 | Φ | % | 45.0 | 50.0 | 16.1 | 100.0 | 
| 含湿量 | g | kg/kg | 1.110 | 5.630 | 1.110 | 4.487 | 
| 焓 | H | kJ/kg | -2.285 | 30.401 | 11.581 | 13.666 | 
| 总热负荷损失(B-C) | Q | MJ/h | 22.58 | |||
| 表3 | ||||||
| 原始状态项目 | 符号 | 单位 | 全热新风换气机 | |||
| 室外新风(A点) | 室内排风(B点) | 室内送风(C点) | 室外排风(D点) | |||
| 温度效率 | η | % | 65.0 | |||
| 焓效率 | η | % | 55.0 | |||
| 额定风量 | L | m3/h | 1000.0 | |||
| 干球温度 | tg | ℃ | -5.0 | 16.0 | 8.7 | 2.4 | 
| 相对湿度 | Φ | % | 45.0 | 50.0 | 39.6 | 89.0 | 
| 含湿量 | g | kg/kg | 1.110 | 5.630 | 2.743 | 3.991 | 
| 焓 | H | kJ/kg | -2.285 | 30.401 | 15.692 | 12.424 | 
| 总热负荷损失(B-C) | Q | MJ/h | 17.65 | |||
从表1中可以看出:
    (1)当使用普通风机承担室内通风换气时,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同,这样要想保持室内温度,需将
(2)当使用显热型新风换气机承担室内通风换气时,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为
(3)当使用全热型新风换气机,承担室内通风换气时,由于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焓值的变化,热负荷损失为(39.22-17.65)MJ/h,节能效果好。而室内排出的空气参数为
4 热回收装置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能源政策的不断完善,全社会对节约能源、注重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实施,有理由相信热回收装置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 21087-2007)国家标准的实施将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产品技术性能和市场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市场培育,热回收装置的应用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市场和认同,通过加大技术质量部门的监管力度和市场的整合,热回收装置的产品质量将会得到大幅提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