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美能效论坛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两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200多名代表就双方进一步开展能效合作进行了探讨。论坛开幕式上,中美两国政府部门负责人表示,中美双方能效合作前景广阔,希望进一步落实共识,推进在这一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2008年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协议文件》,其中能效是这一框架下六大优先合作领域之一。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指出,美国有先进的节能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正在努力提高能效水平,且拥有广阔的市场,双方互补性强。未来,双方应把已经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积极开展政策交流、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联合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并产生实效,共同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今后,我们将继续与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大力加强中美能源环境合作十年框架下能效领域的合作,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之间开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投资合作、技术合作,为提高能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桑德罗表示,在可持续发展、发展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中美应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共同发挥领导作用。他在鼓励两国地方政府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中美能效领域合作的同时,建议双方今后都应在推广节能建筑方面加大力度:“我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在提高能效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中美两国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两个国家都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提高能源的使用,并节省资金的支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就是建筑方面。在今天的情况看,中国在建的工地建筑面积达到了全球在建建筑面积的一半,而且其中很多建筑会存留50年、70年甚至100年。如果今天在建筑物方面采取一些提高能源方面的小措施,就可以为今后节约大量资金,而且也会在今后几十年里减少污染。”
在论坛期间,美国的两家国家实验室还与中国的北京科技大学签署了《关于成立工业能源效率大学联盟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建立基于大学院校层面的工业能效中心,开展工业能效工程师培训以及对中国上千家工厂在节约能效方面进行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