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达成共识好发展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9日 点击数:

  今年113日,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这使得节能减排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等词语空前流行。实际上,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建筑节能,节能建筑的提法也由来已久。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出台了20多项政策和标准,对建筑节能进行规定和监测,但执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紧锣密鼓政府力推建筑节能

    几年前,当时还叫建设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提出了四节一环保建筑的概念,也有人将其概括为绿色建筑。无论是以前的建设部还是现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都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四节一环保建筑。

    最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组织起草了建筑节能领域一系列制度方案,并针对地方政府推行建筑节能热情不高的现状,提出将建筑节能与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考核范围。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近期相关部门还在考虑制定更为具体的措施,如严格将强制性节能标准写入土地出让合同、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设计图纸坚决不予审批以及在建筑施工各环节进行节能减排的监测和考核等,力图从政策层面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支持力度。

    此外,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方面,财政部也下发了支持性文件,表示将提高对使用节能材料技术的单位及开发商进行财政奖励和税费优惠额度。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凤芹表示,财政部将建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民用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来源的问题。

    据信,在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节能与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建筑节能规划也将作为一个重要部分,由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共同完成。

    “各部委近期在建筑节能领域就各自分管部分频繁出台了一些实施方案和规划,这也体现了决策层推进建筑节能的坚决态度。接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的人士解读说。这或许能改变建筑节能声音大,动作小的尴尬现状。

    建筑节能成本不是挡箭牌

    虽然建筑节能的好处尽人皆知,国家也大力提倡,但实际效果却和宣传力度不成正比。就商品住宅的开发来说,有些开发商担心搞节能建筑会加大住房的建设成本,不愿意对此投入;而有的开发商拉大旗作虎皮,拿绿色建筑涨价点,大肆炒作,抬高房价,使得不少人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造价很高的建筑。害人不浅,害建筑节能不浅。

    “建筑节能在执行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开发商不配合,地方政府不积极。归根到底还是资金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这样解释建筑节能推广难的原因。

    但是,作为长期关注、研究、倡导建筑节能并分管建筑节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显然并不认可这一说法。

    仇保兴曾多次到全国各地考察、调研,以便为制定建筑节能规划、改进节能工作提供依据。1120,他在在公开场合表示:绿色建筑不是高价房,(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比)成本最多增加5%

    仇保兴指出,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其造价只有800/平方米,可谓价廉物美。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因为住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年到8年之内,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

    仇保兴说,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以前的智能化就走过弯路,许多智能建筑,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线路搞得非常复杂,造价也非常高,甚至耗电量居高不下,这不是智能建筑应有的发展道路,不是绿色建筑,更不是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建筑。

    仇保兴坦言,因为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滥用,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欺骗性概念。所以,我们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把它具体化为四节一环保,把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这样伪绿色就会现原形,最终会退出房地产市场。

    建筑节能达成共识见效快

    专家表示,建筑要实现节能,建筑的设计、施工环节是基础和根本,但也不能忽视建筑的使用环节。

    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者明白:每台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能的10%左右;一盏11瓦的节能灯相当于60瓦的白炽灯亮度;选用电子镇流器,较传统镇流器省电30%;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节能20%至30……从而都作出正确选择,日积月累,就能节省不少能源。

    所以,推广建筑节能不应该只是政府负有职责,即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环节要严格把关,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广大居民也要有节能意识和行动。否则,即便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不错,如果在装修过程中把墙皮打掉,或者换了窗户,拆掉天花板,就很可能会减低建筑本身的节能功效。

  仇保兴表示,现在规定,凡是财政投资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建筑节能的最低标准,一定要应用建筑节能的标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不管哪个公司或机构建造,都必须是节能的绿色建筑,这需要政府去实施,也需要广大市民关心监督。仇保兴说,建筑节能,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要让老百姓明白:不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