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住宅推广提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首个中国百年住宅建设示范项目——上海绿地崴廉公馆项目落地之后,近日,第二批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正式浮出水面,同时,首家中国百年住宅产业联盟也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百年住宅推广进入新时期。
“首个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在业内引起了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随着百年住宅技术水平的提升、建设规模的扩大,开发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性价比还将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未来百年住宅必将全面引领我国住宅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院长孙英表示,标准院作为百年住宅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和产业联盟的组织者,也将继续发挥产业链优势,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促进融合发展。
从“全面二孩”看百年住宅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不断发酵,一些开发商甚至打出了“两房没人要,三房成刚需,四房是标配,五房才改善”的营销口号,虽是一面之词,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结构变化对于住房的巨大影响。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辛辛苦苦攒钱买套房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有没有哪套住宅可以持久好用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住房需求?百年住宅的出现则从各个方面为未来住宅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在首个百年住宅示范项目的实施中,标准院集成多年研发的新型SI装配式内装住宅产业化技术体系、建筑设计工程经验和部品应用咨询资源,推动新型住宅产业化落地,并在项目中拓展装配式内装施工总承包服务,让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造房屋并始终享有高品质的住宅。真正实现了住宅的空间可变、生命周期的延长、二次装修维护的便利、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绿色节能节材的功能。在彰显标准院住宅产业化领域综合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向工程建设领域集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所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个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为百年住宅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上海绿地集团、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鲁能集团、海尔地产集团等第二批百年住宅示范建设项目签约的同时,中国百年住宅产业联盟也正式宣告成立。
“在实施建筑产业化包括百年住宅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概念与运作,不仅仅是一个单位倡导就可以推动的,而是需要行业整体进行协同的一件大事。我们希望可以借联盟的成立发挥全产业链各线条、各节点、各机构的作用,齐心合力推动我国产业化向前发展。”标准院副院长曹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联盟集合了国内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及部品厂商,现阶段将以百年住宅的建设为主要抓手,进一步研究与建立整个体系标准规范,大力推进项目的实践,为建造长久牢固、稳定安全、屹立百年的住宅建筑为目标共同努力。
标准院助力产业化迈入新时代
随着百年住宅推进的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愈发显得迫在眉睫。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百年住宅研究与推广的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介绍,作为示范建设项目唯一指定的设计单位,目前标准院正在制定《百年住宅建设设计规程》,该规程将围绕“一体系和四性能”规范百年建筑的各项指标与做法。除此之外,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标准院还完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模式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且全程参与起草了《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主编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两本产业化领域技术基本法。
标准之外,在引导行业对于建筑产业化的认知和发展方向上,标准院也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近年来,“住宅产业化”一词在国内很热,政策支持、政府重视,业内的企业、设计院也都在跃跃欲试,说起“住宅产业化”,大家谈得更多的是主体结构用什么模式,钢结构还是装配式混凝土PC?一段时间里,“PC=住宅产业化”的说法甚至占据了各种行业论坛。今年9月份,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在本报发表题为《建百年住宅是最大的节能减排》的文章,在文中,他强调:“要抓住百年住宅的发展契机,促进住宅内装部品工业化。过去,住宅建设往往只重主体而轻内装。事实上,老百姓所关心的,恰恰是套内空间和舒适度。全面实现内装工业化、部品化,是提高住宅寿命的重要方面。”这意味着,由标准院率先提出的“主体产业化+内装产业化”的全面住宅产业化理念和模式,获得了高度认可,相关概念和理念已经写入到部分政府文件中。据悉,目前标准院已经先后完成了大兴众美公租房、武汉深港新城、北京丰台区成寿寺B5地块定向安置房项目等众多装配式内装产业化住宅示范项目。
“百年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化建设住宅,在推进时确实面临着许多课题和瓶颈,接下来我们希望可以发挥产业协同的力量,利用政、产、学、研、商相结合的产业联盟,共同开展项目实践、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对外合作等工作,实现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促进百年住宅的健康发展。”曹彬最后表示。
■本报记者 时宜 天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