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刘谦:大数据助力建筑行业华丽转型
“乱糟糟的场地、尘土满天的环境……传统建筑施工现场容易给人们留下脏乱差的印象。现在我们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工地,实现绿色、智能、集约的建造过程。”近日,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谦在2015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上,谈及大数据对于建设行业的影响时如是说。
刘谦认为,大数据有两种价值:一种是促进行业专业应用的发展,改变行业原来的模式;第二种是通过大数据做金融,形成产融互促。
智慧工地就是大数据拓展建设行业专业应用的最佳注脚。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它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安全监控、智能化生产等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智慧工地将感应器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实现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刘谦在介绍智慧工地时表示。智慧工地是以一种智慧的方法,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刘谦认为,建立每个项目的数据库,对完工的质量、完工的成本、完工的进度进行统计,可为施工单位、建筑上游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传统的建筑行业与大数据结合起来,将极大地扩展专业应用的深度、广度,有效地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在产融互促的过程中,大数据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在贷款时,需要用资金或者有形的资产进行抵押。而施工企业在项目前期缺乏抵押的重资产,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现在,我们通过获取企业之前做过项目的各种数据,证明企业的有效偿还能力,帮助企业融资。”刘谦说道。在建设领域,大数据可和建设行业的征信模型连接起来,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
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增值服务。“目前,广联达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服务,可为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增值服务。比如,客户在投资房产之时,我们可通过大数据,获取房子的售价、房子的其他费用等,这些信息是可通过大数据的加工分析实现的。”刘谦表示。
目前,在大数据时代,技术与建筑行业不断融合,将促进工程项目的集约化、管理的精益化,实现建筑行业智慧、绿色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