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科技官网>行业博览>节能减排动态

简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工作路数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点击数: 字号:

  承德位于东经115°54′~119°15′,北纬40°11′~42°40′,处于华北、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承德市辖3个区、5个县、3个自治县。经查阅气象资料得知,承德气候南北差异明显,气象要素呈立体分布,使气候具有多样性: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其中,避暑山庄等承德旅游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冬季虽也寒冷,但四周的山峦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温度高于其他同纬度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承德市先后被列为国家首批供热计量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示范城市。自“十一五”起经过近10年的努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以下简称“既改”)工作体现了上规模、重综合与主动性。从总体上看:每年均保持了一定的改造规模,“1+2+3”(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建筑外围护节能改造)逐年增加,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到2014年底,已完成既改面积约730万平方米。2015年,承德市的既改工作将再上新台阶,计划完成综合改造面积135万平方米,这一任务指标居全省各市之首,且均为“1+2+3”综合改造。
  几年来,承德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取得长足进展,在河北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经对该市既改实践进行调研和分析梳理,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引为借鉴:
  一、抓规划,有序展开
  该市的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逐年明确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此后制定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市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450万平方米,改造比例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全市具有改造价值的建筑全部完成供热计量改造,改造率达到100%,实现全市所有具备供热计量和调控条件的建筑按照热计量收费”。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中长期规划及省下达的年度任务,结合各县、区实际统筹推进全市既改工作。该市总结分析前些年既改的利弊得失,认为实施“1+2”改造居民并不看好,“十二五”将既改重点调整为实施综合改造,即“1+2+3”整体改造、前期已完成“1+2”改造的项目逐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既促进了节能减排,也让居民得到了实惠。
  二、抓协调,合力推进
  承德市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从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层面上高度重视。为使各相关部门统一步调、形成合力,有计划、有成效地推进既改工作,市、县两级政府均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在住建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形成“政府主导引领、住建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群众积极参与”工作机制。同时,市里成立督导组,将既改列入对各县、区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定期督导、严格考核。承德县致信县城58栋楼房居民,详细介绍“暖房工程”改造内容、申请程序、资金筹集,以及施工企业和管理等内容。抽调30余人成立入户宣传调查、工程技术保障、质量安全监督、后勤保障、综合工作协调5个组开展工作,分管建设工作副县长每月进行调度。
  三、抓质量,确保效果
  既改项目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改造的实际效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承德市严格落实既改工作技术导则和验收办法,建立完善的申报立项、过程监管和改造后评估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招标方式优选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将节能改造纳入基建程序管理,严格设计审查和审查备案工作,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突出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监管。对完成的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和节能效果测评,合格的颁发竣工备案手续和节能建筑认定证书;对达不到预期要求的限期整改并监督落实。在既改项目施工前,承德市下辖的承德县召开由热力、建管、质监、安监、监理、中标施工企业参加的会议,强调技术规范、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明确各方主体责任。丰宁县则从施工队伍确定、造价管理、进度控制等方面把好工程质量关。
  四、抓典型,示范引领
  示范引领是开展既改工作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承德市的既改工作显示了典型示范的力量。市、县两级住建部门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务求实效”的思路,精心选择项目作为既改工作的突破口,并着力打造成既改的样板工程。丰宁县、承德县均以县住建局的住宅楼改造为试点,主管部门先行一步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宽城县通盘考虑居民改造的各种意愿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等情况,将民族小区作为全县既改工作起步的试点,对3.02万平方米保温隔热性能较差、采暖能耗较高的既有住宅分步实施节能改造。民族小区改造的示范效应非常明显,进而带动了滨河小区、B2段沿河小区住宅楼的节能改造。目前,该县已有54万平方米住宅楼列入既改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五、抓政策,破解难题
  从总体上看,资金短缺是制约既改规模化推进的瓶颈,承德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破解瓶颈的举措。在既改资金的筹措方面,该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节能、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由改造户出资,争取国家、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县级财政实施奖补、热力企业捐助等办法,多种方式、多个渠道融资实施既改。如承德县的做法是:建筑围护外窗由居民自行改造;节能改造或分户热计量改造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后,对自行改造的住户按27元/平方米给予奖补。室内采暖系统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由热力公司作为出资的主体,县级财政给予适当奖补的办法。丰宁、隆化、平泉等县,均采取多种方式、多个渠道融资实施既改。宽城、滦平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县,则全部由县级财政解决既改资金。
  六、抓热改,提供动力
  自2003年开始,承德市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2004年,该市制定了“两部制”热计量收费办法,试点安装户用热表。2006年,实施热计量用户远程抄表。建立了热表准入制度,确保热计量器具质量;小区安装远传集抄系统,解决了较为繁杂的数据统计问题;增加热量调整系数,对底层、边层、顶层用户实际使用热量作相应比例核减,因位置不同造成的耗热量差异得到基本修正、趋于科学合理。到2014年底,市区供热范围内计量收费面积达755万平方米,占集中供热总面积的47%。推进技术革新和深化改革,形成了社会、企业和市民共赢的良好局面。县、区供热计量改革也在积极推进,围场县选择完成既改的小区作为计量收费试点。2014年,住建部公布北方采暖地区27个地级和副省级城市供热计量改革专项检查结果,承德市名列第一。
  七、抓提升,改善环境
  为改善老旧住宅小区居民居住和生活环境,2014年由市住建局牵头,市级财政筹资3000万元,产权单位和部分居民筹资2000万元,对市中心城区大老虎沟16.2万平方米区域小联片实施了燃煤锅炉取代、集中供热接入与旧有管网改造工程,该项工程集民生、减排、节能于一体,竣工后取缔大老虎沟区域燃煤小锅炉11座,41栋居民住宅楼接入集中供热,对该区域城市道路、老旧管网进行了整修或更换,并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对该区域29栋居民住宅楼(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进行了节能综合改造,改善了该区域的大气环境,提高了1948户居民及商户的供热质量。承德市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已经成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亮点,得到了广大业主的一致赞誉。
  此外,在推进既改过程中,承德市、县(区)两级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使既改在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供热效果、节约供热成本、提升宜居水平和房屋价值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接受,从而扩大了全社会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支持度,有力地促进了既改这一“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建筑节能工作。
  (程才实 作者系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