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
研究起止日期: | 2011.08~2013.05 | 成果水平: | 国内领先 |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金融街街道办事处 | 项目负责人: | 王旭 |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 李宏伟、高风华、刘峻民、张鑫裕、张宗昱、乔泽源、陈韬、张海泉、杨豫鲁等 | 成果验收日期: | 2013-10-11 |
成果体现形式: | 其它 | 研究形式: | 国内合作 |
知识产权形式: | 无 | 应用情况: | 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
知识产权内容: | |||
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 单位名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金融街街道办事处 |
||
转让意向与范围: | 不转让 | 推广形式: | 合作开发 |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应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成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数据资源为基础,以"服务全覆盖,服务全响应"为特色的"金融街街道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基本框架。"服务全覆盖"指的是覆盖金融街为民服务、为企服务、城市管理服务的全服务系统;"服务全响应"指的是对社区居民、企业白领、辖区企业服务的全响应和为大厅人员、指挥人员、各科室人员、办事处领导的服务全响应。
本期建设,本着服务优先、管理优先的原则,率先对为民、为企及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优先实现三个覆盖,即:企业服务、为民服务、城市管理服务全覆盖;两个联通,即:纵向区-街道-居委会-楼宇联通,横向街道内各部门数据联通。实现网络畅通、服务畅通、应用畅通、信息畅通。
全面提升街道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水平、提高金融街地区企业楼宇服务能力,为金融街区经济发展环境和辖区居民群众的人居生活环境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化服务,为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做出新的贡献。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建立街道数据库,重点完成企业、楼宇等服务主体的数据资源梳理、整合和应用;
2、建立金融街街道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为民服务、为企服务;
3、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视频监控;
4、项目覆盖范围达到全街道19个社区和相关业务科室。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的顺利实施及应用,民生服务与城市、社区管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提高了社区体制优化、管理体系的创新。
1、管理方面的创新
● 建立"内外双环、一点三线"创新街道服务管理体系
● 全覆盖的闭环式管理
● 多服务渠道与专项职能有机整合,满足百姓的多方面的服务需求
● 全面集成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升社区管理的颗粒度
● 应对突发事件作用明显,降低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
2、技术应用的创新
● 建立街道数据中心实现服务管理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 多应用技术一体化集成平台、提高社区业务预判分析与处置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基于商业智能技术、MIS技术、GIS技术形成数据分析和挖掘平台
● 移动通信技术与GIS技术融合的人流量统计分析
● 系统基于企业服务标准体系上融街社区企业智能服务,提升工作效率
四、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项目技术成熟、目前已投入到实际社区业务管理工作。适用范围方面:可满足目前社区业务管理工作。该项目目前已投入到实际业务工作中,效果良好,并同时已通过业务主管部门的测试与验收。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丰富数据中心的数据采集与应用
积极与区级垂直系统进行对接,持续不断的丰富数据资源中心的内容,同时在本单位后续的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有的新增业务数据都要进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2、扩大移动应用客户端的应用深度
增加移动应用客户端的功能内容,同时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
3、与区级数据共享的问题、横向上公安、社保、人事数据的汇总
积极与区级共享交换平台做对接,提供区级本街道的信息资源目录。
六、获奖情况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的应用成果,获得了"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综合示范街道"奖。
上一篇:佛山市南海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一期)[ 02-04 ]
下一篇:基于OPC的建筑能耗监控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