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完善市场机制管好政府工程
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召开全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发部分地区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工作的典型经验,敬请关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关系到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建筑市场竞争的规则秩序,关系到建筑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近年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结合北京实际,特别是政府投资工程多、投资大的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工程计价依据和政策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管理,引导和规范社会投资工程合理定价及公平交易的行为,并加强对造价咨询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维护了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完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体系
不断完善和丰富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体系。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不断适应工程建设的市场需求变化,致力于完善计价依据的体系建设。该委先后组织编制了建设工程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工期定额以及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工期定额,基本建立起一套结构合理、科学实用的计价依据体系。2012年,该委又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预算定额》、《北京市房屋修缮工程计价依据——预算定额》,在项目划分、计算规则等方面实现了与2013年出台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有关工程计算规范的全面对接。为了给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设提供科学的计价依据,北京市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编制发布了《地铁工程预算定额》。目前,针对该市轨道交通长期高负荷运营、一批线路陆续进入大修改造期的情况,该委正在组织编制《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改造工程预算定额》,计划明年完成。此外,该委还先后测算编制了老旧楼房“平改坡”工程、保障性住房工程、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程、新农居节能改造工程、人防工程及抗震加固工程等多项技术经济指标,为合理确定投资提供了参考依据。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对集中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该委采取派驻或跟踪方式,由专业骨干参与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有效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政策支持。该委开通了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咨询专项服务,组织现场调研,开展测算,及时完成补充定额审批,为高效推进北京城市轨道工程建设做好保障工作。该委还专门成立政府投资项目经济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解决有关造价与合同问题,公平、公正地维护各方利益。对一些重大项目,该委还特设咨询服务专线,采取在线和预约的咨询服务方式,及时答疑解惑、化解纷争。
发挥政府投资工程的示范作用,规范市场行为。为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管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规范市场计价行为。如,通过制订标底编制规则,遏制恶意压低标底的行为;通过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办法,防止设置工程造价不平等条款;通过规范发承包活动,解决随意压缩工期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隐患的问题。
完善工程造价市场机制,加强行业动态监管
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为市场决定价格奠定基础。北京市自2003年开始推行清单计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针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使用制订了实施意见,此后又于2008年、2013年配合新修订的计价规范和相关工程的计算规范,适时更新了相关实施意见,为全面推行清单计价铺平道路。该委还在2009年编制完成并推广实施了《北京市房屋修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目前,北京市建筑市场已基本实现了清单计价的全覆盖。可以说,工程造价市场决定机制的技术条件已基本形成。
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2011年,《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暂行规定》、《北京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注册造价工程师市场行为评价暂行办法》颁布,将日常监管与信用评价相结合,初步构建起市场行为信用评价体系。今年,北京市的造价立法(市政府令)已通过市政府立项,有望今年年内或明年年初完成。通过地方立法,将计价管理规则、关键合同条件、从业行为准则、行业监管等法定化、责任化,促进北京市造价管理规范健康发展。
进一步改进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目前,工程全过程的计价依据基本完整,使用定额与清单两大体系的基础也比较成熟,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充分透明,相关政策规定日渐科学合理,这都为工程造价的市场形成奠定了机制条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下一步造价管理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简政放权。首先是发改、财政、建设、审计各部门间的政策协调,不应相互掣肘;其次是造价管理要摆正和市场的关系,减少对价格形成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主体的自主作用和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最后是依法监管,维护公平正义。
上一篇:北京最大组装公租房小区封顶 3004套公租房明年交付[ 11-25 ]
下一篇:北京建工建研院BIM应用获奖[ 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