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大建筑节能上市公司
在建筑中,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占了楼宇设备能耗的70%以上,采用智能化的楼宇电气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和智能分项计量分析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筑物中,通过大量采用高光效比的节能灯具,如LED照明灯具、高效荧光灯等,可使建筑物更加节省能源。在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50%以上,建筑节能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在建筑节能改造中,建筑节能企业起到关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看看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1、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00)。近年来,该公司贯彻“以信息、安防、节能环保等三大科技产业为主业,以金融投资和科技园建设为两翼,主业突出,两翼齐飞”的“一主两翼”发展方针,一方面按产业链孵化和培育了智能芯片、计算机、数字城市、大数据应用、多媒体、移动互联、知识网络、大军工、大安全、半导体与照明、环境科技、节能环保等与国家发展、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十二大主干产业集群,并在北京、河北、辽宁、江苏、江西等多地建成了与产业配套的科技园区;另一方面,发展金融产业,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已有同方泰德(港股代码:01206)、同方国芯(股票代码:002049)、泰豪科技(股票代码:600590)等多家上市公司。
同方以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大气环境治理、水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先科技,服务国家节能环保事业,为人类创造清新、健康、绿色的生存环境。以热泵和智能控制技术,为高耗能工业企业、各类大型公共建筑提供节能诊断、节能设计、节能项目融资、改造、施工、运行管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的全方位服务。拥有自主品牌的Techcon-EEC 节能专家控制系统,Techcon EMS能源管理平台。
2、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3月,2002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90),简称“泰豪科技”。公司形成了“以智能电网业务为主体,电机电源和装备信息业务为两翼”的战略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在南昌、北京、上海、深圳、沈阳、长春、济南、衡阳等地拥有20多家分、子公司,以及10多个高科技产业园区。
在智能电网产业领域,从事电力设备、智能装置等电力一次设备的研发生产经营,开展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和能效管理等电力二次设备的产品研发与经营,提供电力软件与电力集成等电力三次产品的研发与经营业务,以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服务于国家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在电机电源产业领域,以智能发电及节能电动机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产品成功服务于青藏铁路建设、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等工程,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军工装备产业领域,公司产品由移动电源系统,扩展到移动通信指挥系统和移动雷达电子对抗系统,并进入舰船空调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公司还以智能技术应用参与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在工业节能方面提供测评、咨询、设计、建造等一系列完整节能服务解决方案,并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智能节能本部是泰豪科技致力于发展智能建筑电气产业而设立的管理本部。依托清华大学的背景,凭借中国智能建筑领域首家上市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建筑提供“节资、节能、环保、安全、舒适、高效”整体优化解决方案。
目前,该公司拥有建设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甲级、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一级等专项资质,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建筑节能领域,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建筑能耗子课题研究的承担者,泰豪针对当前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需求,自主研发的泰豪IBMS建筑电气集成整体节能解决方案,以建筑电气集成优化设计为核心,集成了太阳能电源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中央空调变频控制节能系统、照明节能控制系统以及多回路能耗计量系统等多项节能技术,可为政府公建、大型场馆、宾馆酒店、数字园区、校园医院等不同建筑提供“节能、节资、安全、舒适”的智能建筑电气集成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为建筑提供太阳能光伏电源及节能照明系统的产品及安装服务。
3、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领先的建筑智能化及节能服务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是中国节能产业协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公司于2010年6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421)。
达实智能以“让建筑更节能”为经营宗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最大幅度的提升建筑形象和功能、降低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为目标,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为基础,满足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建筑机电节能需求。服务内容包括绿色建筑认证咨询服务,智能化系统专项设计及工程服务,供配电系统专项设计及工程服务,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工程及投资运营服务(合同能源管理),以及智能卡产品等。迄今为止,达实智能的用户遍及全国各地,包括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地铁、华为、长安标致雪铁龙、沃尔玛、大连万达以及恒大地产等。
该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服务,近三年呈持续增长趋势,这也是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达实智能坚持履行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达实智能大厦获得了美国LEED金级绿色建筑认证,成为深圳南山区政府指定的5个工业旅游景点之一,并被授权为首个深圳市建筑节能科普教育基地,向社会公众推广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
达实智能主要从事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服务,包括建筑智能化及建筑节能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以及能源监测、能源审计、节能系统运营维护等,通过将智能化技术广泛运用于商业建筑、交通建筑、办公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等,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便捷、安全、舒适、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4、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178)是国内第一家以智能建筑为主营业务,在深交所上市的高科技企业。经过近三年的转型升级,公司成功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转变成为“智慧城市服务商”,确立了公司的战略定位——“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这一战略定位,延华完成了登陆资本市场后的第一次再融资,成为我国第一家以“智慧城市”项目做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加速参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
该公司主营业务现已从智能建筑拓展到智慧城市各主要领域,我们秉承“咨询引领、智能基石、节能推进、医疗先行”的业务理念,通过高端咨询获取市场,智能建筑、绿色智慧节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业务领域取得迅猛增长。
作为入选第一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延华集团在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早期就引入了源自欧洲的“建筑节能三步分析策略”,在业内率先推出综合节能集成服务与运维服务体系,并确立了节能咨询顾问服务与节能集成解决方案两大业务板块。延华可以为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提供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核心,集全过程咨询服务、能源审计服务、节能工程服务、分项计量与楼宇能耗监管平台服务、节能运维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建筑节能整合服务。
截止目前,在建筑节能领域,延华已先后承接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节能项目。其中,延华为具有国际机场最高等级标准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及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全面的节能评估分析,开创了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先河,也为在湖北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工作,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推动低碳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上海斯格威铂尔曼酒店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改造服务项目年节能率超过20%,被列为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项目及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点支撑项目课题示范工程。
荣获2013年度“优秀软件产品”称号的延华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现已成功应用于武汉市节能智慧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普陀区区级能耗监测平台建设项目、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能耗监测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嘉定区、黄浦区、杨浦区、普陀区近200栋多个大型公建楼宇项目,为加快提升大型公建节能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现科学管理、高效运行、低碳建筑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5、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0年1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44),是国内最专业的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拥有智能化行业的“三甲”资质,是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首批副会长单位。赛为智能构建了水利智能化、轨道智能化、建筑智能化、铁路智能化四大产业体系,连续多年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定为智能工程完成量全国50强、全国智能建筑行业十大品牌企业,企业实力位居国内同类企业前列。
该公司是深圳市首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公司是智能化行业的“三甲”企业,具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资质证书、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证书、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壹级资质证书。该公司建筑节能主营业务以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化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以及机房工程系统为产品基础为企业做建筑方面节能改造。
OFweek节能环保网视点
针对中国目前的建筑节能形势,政府必须控制好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制定更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监督机构,确保城镇节能工作做好。在城镇新建建筑节能和已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政府机构应先行,做到示范作用。国家制定全国性的经济激励政策,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本地区的激励政策,以利益驱动各方节能。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标准的建筑坚决不予开工建设。建筑节能企业在进行节能改造过程中也要注重节能环保,不能顾此失彼,在改造工程项目中,在既有建筑改造时也要采用环保材料,以免污染环境。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入发展,建筑节能行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建筑节能企业发展机遇也逐步扩大,在未来节能减排路上,建筑节能企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