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科技官网>科技前沿

我国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获突破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吕晓宇 梁晓飞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60℃以上的工业余热就能稳定发电。近日,由天津大学和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余热发电机组经过一年多的工艺改进,实现了产品的大型化生产。专家称,这一产品技术填补了国际上60℃ 70℃的余热发电空白,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和应用前景。
  据了解,这一技术是天津大学承担的国家“九七三”项目的研究成果,现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单机规模最高500千瓦。低温余热用来发电,可为企业节省电耗、变废为宝,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降低综合能耗、解决环境热污染的主要途径。
  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测算,如果这项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全国的工业余热都将被有效利用,我国的综合能耗率有望下降5%,相当于节约3亿吨标准煤。
  当前,一些单位安装发电设备后遭遇并网难,部分机组甚至被迫空转。东部沿海城市的一处地热井安装过100千瓦的低温余热发电设备,利用80℃的水温发电,排出65℃的水温用于居民取暖。但由于并网批复缓慢,发电机组无法正常工作。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年左右,且初始投资额较大,一般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庞大的一次性投资对余热发电推广形成阻力。专家建议,应积极落实节能环保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低温余热利用项目的金融支持,确保节能补贴发放到位,解决低温余热发电并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