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垃圾分类还需指导与鼓励
近年来,“垃圾围城”已成我国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进行垃圾分类,但这一工作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在不少小区,尽管摆着分类垃圾箱,但许多居民仍然将所有垃圾装在一个袋里一起扔。笔者认为,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专业指导和适当奖励是关键。
长期以来,垃圾混装是我国居民的传统习惯,要改变这一习惯,不仅需要居民具备分类意识,更需要具有分类能力。依据相关标准,生活垃圾可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种,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居民根本不清楚何为有害垃圾、何为其他垃圾。要想做好垃圾分类,还需有关部门深入社区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指导工作。
另外,要让居民坚持进行垃圾分类,还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鼓励,比如,给予长期正确分类的家庭一些小礼品;或让居民到垃圾处理站看看自己的分类成果。但遗憾的是,在垃圾分类方面,居民得到的往往不是鼓励而是打击。如某市市民小黄说,她每次都将垃圾分类投入楼下的4个垃圾桶中,但在看到工人将4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全都倒在一起运走后,她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将垃圾分开倒了。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要想将这一工程做好,需要有关方面付出长期的努力,对居民不断进行指导与鼓励,让居民乐于、善于进行垃圾分类。只有这样,垃圾分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我国将采取多项措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05-05 ]
下一篇:我国节能建筑的现状[ 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