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节能开发应用技术研究
研究起止日期: | 成果水平: | ||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项目负责人: | 季翔 |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 江林、陈益武、黄新、田国华、沈良兵等 | 成果验收日期: | 2012-12-28 |
成果体现形式: | 研究形式: | ||
知识产权形式: | 应用情况: | ||
知识产权内容: | |||
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 |||
转让意向与范围: | 推广形式: |
成果简介
成果是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建科[2009」80号)、《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地下铁道照明标准》(GB/T16275-199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江苏省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32/J19-2006)、《建筑节能标准一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DGJ32/J23-2006)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等为主要依据进行研究和编制的。
项目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项目为建筑节能技术开发类研究课题,通过对地下空间建筑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找出存在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理论分析、软件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手段,制定了适用于地下空间的建筑设计技术、节能技术及开发设策略,指导工程实践。
项目研究根据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查,研究了地下空间的建筑设计技术、防火及消防疏散设计、城市地下空间采光照明节能技术和空调通风节能技术,提出了地下空间的设计措施,建立了地下空间以除湿为主的通风系统节能最优化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地下空间最优化通风量的技术问题。
根据研究结论,结合徐州市现状,提出了徐州市地下空间节能开发策略和关键技术,主要从地下空间开发的思路、策略和节能技术等几个方面对徐州市的地铁、商业、人防和停车场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徐州市的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上一篇:地基基础优化设计新方法[ 08-14 ]
下一篇:工程分包合同修订工作中的法律冲突研究[ 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