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近日,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在青岛市成功召开,近5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垃圾焚烧设备、工艺技术展览”,还组织参会代表考察了青岛垃圾转运站和小涧西垃圾焚烧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市容环境管理处处长杨海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肖家保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节能降耗,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特别是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作为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主要手段,业已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垃圾处理的主要选择之一。
受困于技术与设备发展的工艺水平有限,以及生活垃圾焚烧涉及民生、环保等多个领域,我国的垃圾焚烧事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的举办,旨在促进垃圾焚烧行业内的技术交流,为垃圾焚烧项目涉及的主要社会团体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从而推动我国垃圾焚烧处理产业的发展。包括本次会议在内,研讨会已在北京、深圳等城市成功举办了5届。
在研讨会的主题发言环节上,多位专家领导围绕“第一次全国焚烧厂等级评定”工作进行了讨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董事长徐文龙结合评定工作中的亮点和存在问题做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技术讨论环节上,与会嘉宾对当今流行的3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炉排炉、流化床、水泥窑技术进行对比讨论。来自中环协技术咨询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卫中心、浙江大学、锦江集团、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5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大会报告,对3项技术的优劣势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介绍。
会上,会议举办地青岛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青岛市致力构建城乡一体、区域统筹的垃圾处理体系。目前青岛市有垃圾填埋场7座、生化处理厂2座、焚烧发电厂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日处理规模近7000吨。危险废弃物处理厂一处。青岛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小涧西园区形成卫生填埋、好氧堆肥、焚烧等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娄山河大型转运站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具备分类转运功能。
四市城区(包括镇驻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垃圾收运处理向村镇延伸。前端收运系统升级,市区收集站完成密闭、环保、压缩化改造,并具备分类收集功能,密闭化收运率达100%,基本实现全密闭、全压缩收集运输。同期设置的“垃圾焚烧设备、工艺技术展览”,约20家企业参与,现场接受垃圾焚烧业内人士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