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科技官网>住建成果数据库>住建成果登记库

转型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8日 点击数: 字号:
研究起止日期:   成果水平: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项目负责人: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成果验收日期:  
成果体现形式:   研究形式:  
知识产权形式:   应用情况:  
知识产权内容:  
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转让意向与范围:   推广形式:  
成果简介
  

课题选题主要基于以下背景:(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追求区域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区域规划重新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重视。(2)我国各级政府“各自为政”的理性选择结果,却表现出整体上的发展无序和不理性。实现区域层面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规划加以约束、引导。(3)传统区域规划理念和方法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区域发展的要求,区域规划理论建设的滞后己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I.作有序开展的最大“瓶颈”。

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转型时期中国区域规划存在土要问题及其根源的剖析,以区域协调为核心任务,探讨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有效路径,其意义在于:理论上推动中国区域规划理论建设,有助于指导区域规划实践。

通过课题组成员历时近两年的不懈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由生产力布局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由解决人地矛盾向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转换;②利益协调决定新时期区域规划的成败,其中地方政府间协调又是利益协调的关键;③以维护和增进区域整体利益为价值取向不能适应转型时期区域规划工作的要求,区域规划应树立国家利益至上;④区域规划编制内容应围绕区域性公共物品供给展开,弱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等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内容;⑤规划管理和实施应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管理和实施要逐步社会化。

研究创新主要体现于:(I)采用多样化的视角,以空间利益协调为切入点,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索;(2)从政府竞争和博弈的视角,构建一个政府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揭示区域规划“空间”二重性,即“空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属性;(3)构筑数学模型,对“区域规划内容不能面面俱到”的观点进行数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