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研究起止日期: | 成果水平: | ||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 成果验收日期: | ||
成果体现形式: | 研究形式: | ||
知识产权形式: | 应用情况: | ||
知识产权内容: | |||
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 |||
转让意向与范围: | 推广形式: |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目前有些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规避检查,追赶工期,往往在建材的使用上以次充好,而在建材投入使用前的建材样品送检环节,常常采取弄虚作假,偷梁换柱等方式,骗取检测机构的合格建材检验报告。根据工程质量检测的实际工作情况,在检测样品收样环节,独创性地采用Rf id技术,对杜绝施工企业建材检测弄虚作假,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工程质量,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以及加强重点工程质量监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为国内首创。
恒应力自动采集改造技术应用。针对检测中心材料试验机应用的现状,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采用恒应力自动采集改造技术;数字伺服阀较传统的比例阀或伺服阀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电液数字伺服控制系统软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和汇编语言编制,既保证了界面的整洁、美观及仪器化的特征,又保证控制过程的实时性和控制的精准性。
工程质量监管数据动态实时交换技术的应用。通过Internet网络数据交换平台,各检测、监督、施工、监理单位与市质监站实现了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的实时传输互动,资源充分的共享,解决了数据动态实时交换的技术难题。
本项目顺应了建设行业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实现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网络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极大的提高了工程项目各责任主体和相关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整个建设行业的工作成本,提高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各责任主体和相关机构的监管水平。
同时,该系统显著提高了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办公信息化程度,各相关部门各环节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完成资源共享,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管理效率,其日常工作和管理信息能够及时向社会和其它单位发布,达到行政主管部门办公透明化和公开化的目的,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所以,项目的推广无论对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乃至各建筑施工单位都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