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科技官网>行业博览>节能减排动态

世博会上的“绿色奥运”吹绿百姓生活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国奥村展馆10日上午在上海世博园宣布闭馆。“将冬季自然储冷用于夏季空调制冷而无需耗电”、“利用污水处理产生的能量为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这些刚刚在上海世博会国奥村馆展出的高科技绿色技术,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普通百姓也开始体会到“绿色奥运”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世博会上的“绿色奥运”

  在上海世博会上,北京国奥村展区的材料是利用国奥村以及奥运赛后场馆改造产生的建筑废料搭建的,既实现了废料的再生利用,也达到了装饰艺术的视觉效果。

  世博结束后,国奥村展馆设计低碳化搭建的同时将实现低碳化进行拆除。拆除后的部分建筑垃圾经过再次加工处理,可以再次成为建筑材料,展馆构建物都采用1比1的比例搭建,展馆也可以部分进行保护性拆除移至到其他国奥村项目上,比如说国奥村展馆的大门和门楼,世博会后将会整体移至其他国奥村项目,作为后奥运和后世博的文明与精神的传承,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奥运与世博这两个伟大事件带来的低碳、环保、节能的绿色宜居生活方式。

  作为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员村,国奥村广泛地使用了众多的节能环保技术。例如,通过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人性化设计等30余项绿色建筑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北京国奥村每年从太阳和再生水中获取6700万千瓦时的能量,按燃煤发电计算,可节约2.6万吨标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7万吨,再生水利用节约电能40%。

  正是这些绿色科技使国奥村成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科技,构建绿色低碳、人性化住居典范,并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员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2008奥运会环境审查报告》中写道:“北京国奥村完全履行了申奥承诺,设计出了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和节能的居住环境”。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表示,“北京国奥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设计使本届奥运会成为有史以来最为环保的一届奥运会”。

  国奥村先后荣获了诸多奖项,其中包括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金奖”,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社区金奖、绿色生态建筑白金奖,结束了连续三届此奖空缺的历史。

  现在,国奥村正在通过在各地不断开发与经营,将之前只使用在奥运运动员村的绿色技术推广到寻常百姓家。

  奥运遗产“吹绿”百姓生活

  绿色建筑、环保生活这些目前更多地还是处于概念,在展台上展出的多,但真正投入实际应用的少,而成功将这种概念运用于市场运做的就更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能环保的推广。而国奥村则成功将绿色奥运的概念推广到了实际应用中。

  正在成都建设的国奥村规划建设用地约20公顷,总建筑面积近56万平方米。其通过地源热泵系统、污水处理技术等30余项科技的应用,建成后每年可以节约自来水25万吨,节电1100万千瓦时,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万吨,二氧化硫35吨。

  位于漓江岸边桂林国奥城,总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通过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江水源水环热泵系统等集成应用绿色建筑高新技术,总计年节电1.3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8.5万吨。

  重庆国奥村位于嘉陵江畔,城市北扩的核心地带,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因地制宜地选用了水源热泵、景观污水处理、空气源热泵等20余项高新技术,建成后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67万吨,节电30万千瓦时。

  国奥村正在以其形成的国际化标准,将绿色奥运的遗产运用在城市建设和运营中,通过在各地的不断开发与经营,实现对人、社会、城市及自然和谐相处的倡导,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推广与共享。

  “绿色概念”呼唤标准化“春风”

  哥本哈根会议让“低碳”概念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但是作为碳排放以及能耗的大户之一,建筑“低碳化”却一直没有系统标准可以遵循。

  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敬东说, 在能耗和排放大户建筑领域,低碳以及节能减排仍然表现得不甚理想,技术的问题还是其次,关键是目前研发的很多建筑低碳、减排技术缺乏体系化、标准化,尤其是标准化。

  从国奥村的应用经验来看,单一技术并不是国际最领先的,但国奥村是综合化的系统应用,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体系,有了这套标准体系,就可以在复制、推广的过程中,保持不走样、高效率。

  据介绍,国奥投资在全国的拓展过程中,所有项目都会进行建筑低碳及节能减排关键指标的公示工作。这些关键指标一共有36项,例如中水回用量是多少,节省了多少水;太阳能应用了多少,节省了多少电,由此节约的能耗有多少等等。公示的目的就是让居住在这个社区的居民对于低碳建筑有直观印象,而低碳建筑的社会认可,通过这种具化手段是最有效率的。

  此前,社会公众总会觉得低碳建筑离自己很远,很抽象,就是因为这种标准化的体系没能形成,复制与推广有难度,对于公众的认知,也就更有难度,更不利于社会整体减排意识的形成

  据了解,目前,银川、广州、南通等一些城市也已经开始参考北京国奥村的标准进行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