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科技官网>行业博览>节能减排动态

吉林省农村建筑节能:政策推动 示范引领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吉林省农村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推进道路比较艰难。主要是:农民观念相对落后,农村建筑主要以传统砖木结构为主,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的优越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砖木结构占到了65%以上;农民不注重建筑的设计,住房建设多是户看户、邻仿邻,很少进行专门设计;农村建筑施工质量差,农民建房主要是邻帮邻、亲帮亲,基本不用专业施工队伍。因此,农村建筑节能工作空间较大,任重道远。2008年以来,吉林省加快了推进步伐,大力开展研究论证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的推广工作,并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引领市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深入开展新式农居现场示范活动,引导和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在农村的落实。

  一、加强对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的研制和认定工作。改变传统的农村建筑模式,首先要有新型节能建筑墙体材料。2009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科技部门经过半年的市场跟踪比较,选择了吉林省内某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蜂窝保温混凝土(代号FWT)墙板”,并组织专家进行了鉴定,颁发了吉林省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认定证书。该材料具有轻质、节能、保温、防水、防潮、防火、抗震、造价低等特点,是一种集保温、填充一体化的建筑墙体,建筑节能达到50﹪以上,如果按使用面积计算房屋综合造价,比采用红砖外墙降低约15%的造价。经过建筑热工专家的计算,用新型墙体材料建造的住宅的节能效果,可大幅度减少采暖用燃料。

  二、做好新式农居的设计和论证、推广工作。指导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生产厂家,按照农村居民住房的要求,生产适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工程的填充墙,使传统建房改为拼装房屋,比砌筑墙体施工效率提高3倍,大幅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所建房屋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达10%以上。指导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生产厂家,将新的建筑构件产品带入工业产业化规模发展,使城乡的节能保温住宅产业化形成自主品牌。指导全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将农村建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纳入统一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轨道上来,进一步提高我省新农村建设水平。2009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实施了《新式农居通用图》,这是用创新的理念制定的指导农村住宅建设进行节能、减排的一份重要标准图集,提供给农民无偿使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政策,引导各类具有建筑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单位、院校、企业到农村去开展帮扶活动,鼓励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设计人员对农民住房设计进行研讨和咨询服务。

  三、搞好引导示范工作。几年来,吉林省通过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和农、林、牧区棚户区改造,以及各地政府选择示范点等形式途径,由政府直接投资或指导建设一批遍布全省的新式农居示范点。2008年,以改水、改厕、改变房间格局、用太阳能热水为内容,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推行“苏式”改水、改厕农居的样板房。2009520开始,在二道区劝农山镇东风村用10天时间建造了一栋103㎡的试验性住宅; 6月1至10日,用10天时间在榆树市五棵树镇解放村建了一栋63㎡的住宅;81231日,在五棵树镇安乐村在该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农民黄克彬雇工仅用20天建成了一栋130㎡的住房。201011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榆树市五棵树镇组织召开了“节能保温样板房现场研讨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当地政府一起组织召开新式农居推进会,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效应,让农民随时想看有实物、想学有样板。要求各级村镇建设管理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实地参观等各种形式向农民宣传新的房屋建造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知识以及工程质量安全知识,不断增强农民建房的安全意识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兴趣。

  四、加强农房建设人员培训工作。建筑工匠是农房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努力为建筑工匠搭建学习、培训、交流的服务平台,定期把建筑工匠组织起来开展培训、学习、交流,提高建筑工匠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施工技术水平。既解决正规施工队伍不愿承包农房工程的空缺,又弥补工匠之间技术差异的缺陷,确保农房施工质量。

  五、努力推进全省村镇节能住宅产业化。根据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了“吉林省村镇节能住宅产业化项目”课题组,以“节能、减排、环保、舒适、造价低、产业化”为发展目标,组织专家和设计人员调查论证我省村镇节能住宅产业化工作。将按照突出吉林农村城镇化特色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全面推进全省村镇节能住宅产业化。拟成立《村镇节能住宅创新设计与研究协会》,编制规范指导村镇住宅钢结构、墙体工厂化、建筑材料产业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建设规范化文件。拟成立《村镇节能住宅产业化联盟企业协会》,由协会组织系列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制作、产业化运作、现场装配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