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科技官网>行业博览>节能减排动态

气候组织:中国正成为低碳领域世界领跑者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9日 点击数: 字号:

  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的世界领跑者,商业投资和经济机会雏形渐显,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激发。

  19日,气候组织在京发布的《中国的清洁革命:低碳商机》报告得出上述结论。

  据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介绍,虽然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6年才被引入中国,而时隔3年,它正迅速从高端概念演变成全社会的行动,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节能、低碳建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领域都大有作为。

  报告认为,随着巨额商业投资流入低碳相关的产业,世界经济向低碳转轨的趋势愈发明显。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将深刻地影响世界。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需要继续在政策构建、政策执行、鼓励低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推广、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深入讨论和充分实践。

  据气候组织调查,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

  报告认为,中国在低碳汽车、工业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商业机会。中国在全球低碳的位置非常重要,市场也非常的大。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环境处处长彭斯震说。

  彭斯震认为,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共同作用是中国低碳技术发展、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持续有效地激发中国低碳商机的助推剂。

  报告指出,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政策引导,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单纯依赖行政管理手段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将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情况。如果未来政策能更注重整体战略协调、更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可执行性,鼓励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市场化手段调节、促进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创新,那么低碳市场将得到更快更稳的发展。

  麦肯锡研究报告称中国构建绿色经济从现在到2030年需40万亿,也就是说每年需1.8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绿色经济

  报告认为,虽然中国政府增加财政预算,推动绿色信贷,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国际CDM交易等新型融资方式,但是这些努力带来的资金仍非常有限。减排责任共担、商机全球共享,与领先金融机构合作开发适用于中国的投融资和市场机制,善用碳市场等长期性融资手段,则有利于解决资金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