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
企业介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成立于2015年6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国家电投以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集团,努力做国企改革的先行者。国家电投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电力总装机容量10740.15万千瓦,其中:火电6827.39万千瓦,水电2094.30万千瓦,核电335.6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4.99万千瓦,风电997.83万千瓦,在全部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40.06%,具有鲜明的清洁发展特色。年发电量3807.87亿千瓦时,年供热量1.44亿吉焦。拥有煤炭产能8040 万吨,电解铝产能248.5万吨,铁路运营里程331公里。国家电投是我国三大核电开发建设运营商之一。拥有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山东荣成等多座在运或在建核电站,以及一批沿海和内陆厂址资源,是实施三代核电自主化的主体、载体和平台,以及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牵头实施单位,肩负着国家三代核电自主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光荣使命,具备核电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相关设备材料制造和运营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和强大技术实力。国家电投是一家致力于全球业务的国际化公司。境外业务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亚、 马耳他、 印度、土耳其、南非、巴基斯坦、巴西、缅甸等36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电力项目投资、技术合作、工程承包建设等。投资运营项目可控装机容量111.12万千瓦,投资在建项目可控装机容量1002.05万千瓦。组织机构:
-
人才资源
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首批申请并获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多渠道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构建了一支包括括“千人计划”专家10人,学科带头人200 多人,研发人员6074 人,科技人员14971 人。
-
科研条件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首批申请并获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多渠道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构建了一支包括括“千人计划”专家10人,学科带头人200 多人,研发人员6074 人,科技人员14971 人。50.3 科研条件国家电投构建了以设计院为龙头 , 专业研究机构、装备制造企业、基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近百家单位共同参与的自主创新研发体系。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 8 家,省部级科研机构 13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7 个。
-
科研投入与成果2014年共投入超过6700万的研发资金。科研成果:(1)“CAP1400 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性 能研究及试验”、“CAP1400 熔融 物堆内滞留(IVR)研究及试验”、 “CAP1400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性能试验”、“CAP1400 蒸汽发生 器及关键部件性能试验”等关键试验 课题成果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专家 评审,CAP1400 试验台架和试验技 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核电关键设计软件 取得里程碑进展;(3)国核自仪系统工程公司成功研制了“Nu” 系列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2015 年 6 月,反应堆保护系统(NuPAC)和核电 站控制系统(NuCON)标准化样机通 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受国家能源局委托)组织的专家评定。2015 年 12 月 12 日,核电站控制系统(NuCON)在 平东热电公司的20万机组上成功投运, 标志着 CAP1400 仪控系统自主化工作 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4)中国自主化 CAP1400 燃料 原型组件研制成功;(5)中电远达开发确定了“低氮燃烧 +SCR 脱硝 +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干式除尘 + 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和“低氮燃烧 +SCR 脱硝 +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干式除尘 + 高效湿法脱硫 + 湿式电除尘(WESP)” 两条燃煤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路线可实现二氧化硫排放小于 35 毫克每标准 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小于 50 毫克每标 准立方米,实现烟尘排放实现小于 5 毫 克每标准立方米的超低排放目标其中部 分技术“燃煤机组沸腾式泡沫脱硫除尘 一体化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6)全负荷脱硝技术:研究 提出的给水侧烟气升温系统和“内置分 隔烟道”提高脱硝温度两条技术路线已成功应用,达到了预期目标,可实现 40% 负荷率以上脱硝系统连续运行,取 得 4 项实用新型专利(7)牵头承担的国家 863 计划重大课题“含 可再生能源的孤立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 及示范”顺利完成,研制出一套适用于 含可再生能源的孤立电网的实时监测与 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含可再生能源的孤网运行与控制,建成了国内首个含可 再生能源的孤岛型微电网的示范工程, 为解决大规模风电远距离输送与并网难 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
奖项与资质
2015 年,国家电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获省部级奖励(含行业奖励)共计 26 项。其中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4 项;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获得中国电力科技技术奖三等奖 1 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 4 项;中国核能行业 协会科技进步奖 11 项;中国电力创新奖 5 项。
- 企业需求
-
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8号院3号楼通讯地址:北京2201信箱邮编:100033电话:(010)66298000网址:http://www.spi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