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企业介绍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海油已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能源公司。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与服务、炼化与销售、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等五大业务板块,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
人才资源截至2015年底,公司已完成96个工种职业标准、93个工种鉴定题库和21个工种培训教材的开发,培养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5,000余人;开展鉴定5.16万人次,4,860人获得初级工、6,457人获得中级工、9,860人获得高级工、1,250人获得技师、284人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技师、高级技师占主体工种技能员工的比例达到5.4%。2015年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千人计划,17人进入行业或国家评委专家库。
-
科研条件实验室: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设备:启动实施了“新疆钻井试验平台建设”、“海上地震拖缆采集系统工程研发平台”等17个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并取得了建设成果,具备了7,000米实钻试验、水鸟装配及测试、高温高压样品测试及船舶涂层有害物质检测等实验技术能力,为总公司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条件保障。
-
科研投入与成果2015年公司全年科技投入63.7亿元,其中研发投入30.7亿元。科研成果:勘探:(1)研发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海洋“犁式”斜缆地震采集系统,采集二维地震资料4,210.85公里,地震频带宽度达到3-120Hz;建立了以“犁式”电缆、常规拖缆、上下拖缆宽频处理技术为核心的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系列,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提高35%。(2)成功测试我国首口超深水井“陵水18-1-1”井,具备了海上超深水井钻井和测试全套能力(3)成功研发中国海油首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测井解释综合评价系统,对75口井进行了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与有效储层评价,符合率90%以上,并大量节省费用和工期。开发:(1)“海相砂岩油藏时移地震定量解释方法”研究获突破,并应用于西江地区老油田剩余油预测及调整方案设计,首批优化的8口开发调整井均获成功,助力老油田增储上产。(2)研制出了一套水驱油田产液结构优化调整数字化平台,并形成相关企业标准,在文昌、曹妃甸及陆丰油田群成功实施149井次,累计增油25.8万立方米。(3)研发了新型管式井下油水分离器及悬挂式井下油水分离管柱工艺,成功应用于渤海油田,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为油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钻完井:(1)自主研发的国产化防砂技术及工具实现重大突破,覆盖套管井和裸眼井全系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在渤海等成功应用214井次。(2)自主研发了东海复杂地层钻井提速技术在东海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大幅提高了钻井速度,降本增效显著。(3)研发了一种适合复杂作业条件的快速气密套管螺纹,产品便于加工,相比API套管螺纹,上扣速度提高20%。(4)新开发防气窜水泥浆体系破解了渤海浅层气技术难题。海洋工程:(1)成功研发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的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检测市场,大幅降低检测费用。(2)高效T型牺牲阳极工程应用技术获得突破,在“蓬莱19-9”WHPJ平台成功应用。(3)自主开发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喷涂+聚乙烯挤出缠绕预制保温管技术,适应水深由40米增加到100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提升了管道涂敷技术实力。炼油化工:(1)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耐低温水工沥青产品,具有优良的高温抗变形、低温抗裂性能,成功应用于2022年冬奥会滑雪场场馆建设。(2)高芳环保橡胶油加工技术成功进行了工业化试验,生产高芳环保橡胶油1,000多吨。产品的CA值大于20%,符合欧盟环保要求,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国家标准《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的制订。(3)成功研发无磷水质稳定成套技术并在中海化学、山东鲁化、山西沁水新奥燃气等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将实现循环水处理技术的绿色化处理。
-
奖项与资质(1)“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参与项目“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废轮胎修筑高性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一种高含酸原油的抗腐蚀加工方法”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 企业需求
-
联系方式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邮 编:100010业务支持热线:(86-10)84521010传 真:(86-10)64602600E-mail:cnoocweb@cnooc.com.cn网 址:http://www.cnoo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