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住房信息系统
研究起止日期: | 2011.06~2014.11 | 成果水平: | 国内领先 |
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 项目负责人: | 尹宗军 |
成果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 仲亚平、杨永娟、李镇京、赵旭东、昝标、杨选举、王萌等 | 成果验收日期: | 2015-04-10 |
成果体现形式: | 其它 | 研究形式: | 国内合作 |
知识产权形式: | 无 | 应用情况: | 产业化应用 |
知识产权内容: | |||
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 单位名称: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
||
转让意向与范围: | 不转让 | 推广形式: | 合作开发 |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
2、背景:目前,房产管理包括房屋权属登记、房屋交易备案等信息系统,基本上是由各市县单独建设,没有统一标准,网络不能互通、数据不能共享。建立安徽省住房信息系统,是实现对全省房地产市场实时监测分析的需要,也是促进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长效管理的需要。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
搭建专网,利用ETL技术,将各市县的相关住房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建成全省住房信息数据中心,实现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并基于统一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挖掘应用。
2、性能指标
主要的功能有:住房信息查询、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
(1)系统页面平均响应时间:<=3秒
(2)系统统计平均响应时间:<=10秒
(3)系统并发用户数:1000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信息资源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了全省范围住房信息数据的整合、共享。
2、严格控制数据质量:通过数据备份、数据清洗、数据校验等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
3、建立预警机制:对监测分析中的关键数据设定上下限阀值,对全省联网线路进行监测。当关键数据超出阀值时或者网络出现异常时,系统自动报警。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系统运用ETL数据采集技术,ETL是较成熟的技术,在数据整合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系统采用专线接入,CA电子认证方式登录和必备的网络安全设备,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应用情况
系统已在安徽省全省投入运行,通过系统各地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住房信息全省联网查询,动态监测房地产市场形势、开展住房保障对象网上审核等,对提高房地产行业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存在的问题
系统依托于各市县相关业务系统,由于各市县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对全省联网数据的深入挖掘有一定影响。
(六)历年获奖情况
1、2013年,获得2012年度安徽省信息化十件大事表彰
2、2013年,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化示范工程
上一篇:基于GPRS的集群式桥梁健康实时监测系统[ 10-11 ]
下一篇: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数据监测和评估系统的研究[ 11-22 ]